聚焦丝网等重点行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
我市明确八项重点任务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张向南)日前,第九届衡水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申报事项培训班,组织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企业及个人共计200余人参加,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引导和激励我市各行业各领域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质量是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地区经济实力的综合反映。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衡水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明确我市质量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实体经济为载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质量安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供给方面取得整体跨越,质量基础设施能够支撑衡水全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成果技术转化。到2027年,力争培育市政府质量奖企业38家以上,组织推荐4家以上企业申报省政府质量奖;力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20家以上、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突破100家;累计打造15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领军企业品牌;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项目累计10项,新增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累计60项以上。
聚焦重点工作,《行动方案》明确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确保整体统筹、系统推进。提升标准建设引领示范效能。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省级和市级地方标准制修订,指导全市各类企业全面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力争每年获批省级以上企业标准“领跑者”2个以上。深化全域标准化,加快构建和完善标准体系。在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农业农村、新型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
提升质量动能引擎带动效能。支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推进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我市企业与国内外大院大所、龙头企业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培育一批质量竞争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开展重点区域质量提升行动,2025年前完成安平县丝网产业全国首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建设任务。
提升产品质量提质增效水平。聚焦丝网等重点行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和执法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食品评价性抽检、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分别保持在98%、98%、99%以上。推动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每年组织开展消费品,特别是儿童、学生、老人等特殊群体用品专项监督抽查100批次以上。
提升工程质量精良品牌效能。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和质量信息档案制度。全市工程监管范围内“两书两牌一档案”制度100%落实,各类水利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实现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100%。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钢筋、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落实建材生产、供应单位终身责任和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
提升服务质量专业精细水平。加快提升商务咨询、计量、认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水平,建设一批市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企业。提升生活服务品质,做优一批生活性服务业产品和区域品牌。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标准体系,有效开展职业培训,持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办”。
提升企业质量分级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全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到今年底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首席质量官。持续推广省地方标准《质量诊所管理规范》,扎实做好各级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大力选树“金牌工人”和“能工巧匠”。加强衡水品牌建设,强化对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开展“中国品牌日”活动,力争衡水湖景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客流量超100万人次。
提升质量基础支撑保障效能。推进工程橡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强化市县二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