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信息轰炸的时代,我们只求安静记录市场点滴动态,关注普通人的买房故事,带你感知楼市的体温。
题:独居、租房、返乡……年轻人“可耻”但有用的逃避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享受”逃避。
房价太高,一直租房似乎也未尝不可;大城市高攀不起,就回老家置业独居,把单身生活过成诗;婚后买了大房子,物质条件也跟上了,但孩子仍旧不是“必选项”……
不久前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较2010年减少0.48人,家庭户总数却上涨了近23%。这一数据说明,受流动性人口增加和住房条件改善的影响,中国主力购房人群独居、婚后少子化的现象日渐显著。
这与现代年轻人的特质不谋而合:作为中国最庞大的适龄生育人口,或忙于生计、应对时时刻刻的“内卷”,或享受生活、不想承担更多责任,对于买房、结婚、生子这些父母最操心的事,他们“考虑不起”,或者单纯只是懒得考虑;独居、丁克等成为他们逃避生活的出路。
独居:魅力在于不受约束
“下班回家要是看到舍友又制造了一地垃圾,那我上班憋的一肚子气肯定就爆发了。”
来自重庆的梦琪,经常与朋友吐槽12年前在北京合租的那段日子。5个人挤在隔断间里,只有一个卫生间,厨房跟阳台连在一起,最受不了的是嘎嘎作响的洗衣机和漏水的空调。
“要是有个自己的小房子该多好啊:早上从床上醒来,看到的不再是脱落的墙纸,而是自己精心装饰的天花板和黄色的吊灯。”那时候的梦琪,感觉人生的追求不过如此。
此后多年,她一直为之努力,终于回老家买了一套两居室的小房子,而且没靠父母。
图文无关。来源:pixabay.com
像梦琪这种北漂多年,最终选择回老家置业的职场女性越来越多,一线城市苛刻的落户政策和高房价,成为劝退大多数人的“拦路虎”。根据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我国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大概在6.5—7.5之间,而北京的房价收入比为30.8,高出正常值近5倍。
相比于北京,梦琪的老家重庆,虽没有北京那样包容多元的工作环境,但好在房价不高,未来也有看涨的自信。
现在,33岁的梦琪已是重庆一家上市公司的运营主管。说起当初为什么选择独居,梦琪认为更主要的是内因;从小便与父母、奶奶一起长大,内心里对独自生活充满了期待,她认为独居是“个人性”的更高诉求。
“当自己一个人生活时,就需要制定可持续性的计划,并且能够时常走进内心世界,内驱力得到了转化。”
同时,独居带给人生的还有缓冲的作用。不用时刻应付复杂的社交关系,当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还有一个小天地可以抛开一切尽情放松,就算有困难也能咬咬牙挺过去。
“其实也是逃避压力吧,独居一时爽,一直独居一直爽。”梦琪说道,脸上的笑容彷佛跟客厅背景墙上的花融在了一起。
丁克:房子虽大,但只装得下我们俩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丁克”一词便传入中国。如今,第一批丁克一族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膝下无子女的晚年生活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做出如此选择,孤独也许是人到晚年逃不开的关键词。
已经结婚三年的小雯,选择不生孩子的理由很简单:“我不喜欢小孩。如果生了孩子,那我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会失去自我,这让我很恐惧。”
当看到表姐,一个当初魅力四射的精练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四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已整日疲惫不堪,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不管别人如何歌颂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温馨幸福,我也绝不会放下内心的戒备。”
在中国,房子很多时候是为孩子服务的。孩子的降生,必然导致居住需求的巨大改变。根据克而瑞发布的数据,2020年,改善型三房依然是成交主力,占比达到了59.24%,同比上涨了2.31个百分点,而在三四线城市,三房占比则超过了60%。
小雯的房子也是一套改善型三居。她认为,房子不只是住人的,更是主人精神世界的外放;虽然没有孩子,更多的房间也完全不是浪费。
这套三居室里,一间卧室被改造为健身房,另一间则专门打造为聚会场所。“虽然我们工作很忙,属于‘社畜’,但也正因此,才格外珍惜在家的时间,希望让居家生活更加丰富。”
图文无关。来源:pixabay.com
当然,选择不生孩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担忧。虽然确实将生活完全还给了自己,但也必须为无可避免的老去做足准备。
小雯听说,前几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20多名老教授代表组团看房,在对一处老年公寓的环境、服务、硬件设施、医疗条件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后,最终“团购”了两层楼用于养老。
“这就是为什么要扩展圈子。当你老无所依的时候,组团养老就是全新的养老模式。我甚至还想过跟姐妹们去乡下建个别墅呢。”说起养老这件事,小雯眼里没有太大波澜,但也不经意间流露出丝丝无奈。
租房:不稳定的“生活稳定剂”
如果让年轻人选10个词汇来描述他们的生活,“租房”十有八九会上榜。
毕竟,相比于前文两位有能力和底气主动做出选择的同龄人,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只能被动接受租房。
“如果能在大城市买房,谁会愿意待在那区区一间小卧室里?”正在深圳打拼的然宁,与女朋友同居了快一年,最近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倒不是感情出现了问题,而是租房带来的不安全感,时时刻刻萦绕心头,逐渐成了一种折磨。
“选择租房也是因为当时深圳的政策,对我们这种外来人口比较友好,再加上我是硕士学历,租房补贴政府能给不少。”虽然对现在的生活有些许不满,但政策的利好确实帮助然宁度过了最初的困难期。
据统计,2020年1月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46座城市累计出台了277条针对租赁住房的相关政策,其中权益保障类占比最高,达到39%。
深圳也在去年8月出台了租房资金补贴的支持,同时租赁住房用地占比也是一线城市最高,达到23.4%。
大环境的支持加上当初的一腔热血,毕业不久的然宁选择在深圳打拼。不过,从大学开始便跟女朋友在一起,现在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两人都觉得一直租房不是长久之计。
图文无关。来源:pixabay.com
据克而瑞数据,2020年城镇人口的居住性消费占到人均总消费的25.76%。同时,一、二线城市新一代城市租客群体主要为26-35岁的85、90后群体,占比超过50%,而其中已婚数量大于未婚。
一个新趋势是,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能力强的新生代租客崇尚“租来的生活也是生活”,对租住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在然宁看来,租房结婚,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未来孩子入学也是难题,况且还有房东这个不稳定因素。长租公寓现在看来也不敢轻易下手。
“未来的路不止一条,如果深圳的房价实在无法触及,回老家买房也是一种打算。”然宁最后对记者说道。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我们经常听到,现在的年轻人活得明白,早在二十几岁便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其实,在笔者看来,并不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清楚有些东西强求不来,不如早点看开。
就像房子。有人说:“房地产就是这个时代的尘埃,但落到个体头上,就是一座大山。”生活质量的提高代表着消费水平的上升,但房子这个大宗商品依然能掏空大多数普通家庭的钱包。
所以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在长辈看来难以理解的生活方式。独居、丁克、租房,这样的现象在社会发展中似乎必然出现。有人视它为逃避,但只要有人觉得有用,后来者仍将前赴后继。
在许多行业里,这一趋势也早已冒头。有房地产专家称,当独居、少子化、老龄化的现象越发显著,未来刚需型住房的需求量会增加,而兼具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小三房可能也会迎来一波需求量的上涨。恰逢十四五提出“租购并举”的定调,未来租赁住房也会在大量年轻人群体的支持下迎来春天。
更不用说养老产业的兴起也是时代的必然结果,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也许会向着服务性质倾斜,以此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独居还是租房,都可以老有所养。(完)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梦琪、小雯、然宁均为化名)